【字体:

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新闻公告 >> 最新动态 >> 我校承办教育部第三批名刊中期检查汇报会

我校承办教育部第三批名刊中期检查汇报会
发表日期:2013-11-25 作者: 编辑: 出处:

我校承办教育部第三批名刊中期检查汇报会

8家刊物顺利通过检查

11月21日,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办、我校承办的第三批名刊中期检查汇报会在我校召开。经评审,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》等8家刊物顺利通过检查。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、社科司出版管理处处长田敬诚,党委书记倪邦文,党委常委、副校长陆玉林出席会议。

在致词中,倪邦文代表学校向与会领导、专家和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。他认为,教育部把这次会议交予我校承办是对我校的信任,我们会力争做好服务工作。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。他指出,学报是学校的一张名片,是学校教学、科研和学术研究的一个出口,我校历来重视学报的建设与发展,建议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开展学报工作,助力学校取得更大的发展。

陆玉林认为,要达到名刊工程“专、特、大、强”的目标,必须要提高内容质量。目前,高水平的研究者过少,研究方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,要想提升青年研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会上,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》、中国政法大学《政法论坛》、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》、《兰州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、北京外国语大学《外语教学与研究》、河南大学《史学月刊》、《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、《清华大学学报》等8家名刊的校长、主编发言,陈述了进入“名刊”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等相关情况。

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》原总编辑杨焕章、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原主编潘国琪、《北京大学学报》原主编龙协涛、《新华文摘》原总编辑张耀铭、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主编蒋重跃等5名专家听取汇报并进行了评审。专家们从内容质量、社会影响力、政治方向、学术标准、编校质量、数字化等方面认真、严格评审,经决议,8家学报顺利通过检查。

徐艳国对会议作了总结,他强调,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的同时,要以开放的视野办刊,认真研究名刊建设之路,请教专家形成合力,搭建名刊共建平台,以形成名刊效应。同时,要大胆探索网刊的整合功能和途径,探讨名刊的共鸣问题,加大宣传推广平台的建设,以推动名刊的长远发展。

我校学报主编周晓燕就三年来学报的发展作了较为系统的汇报,受到了专家的好评。据悉,从2003年起,三批“名刊”评选活动促进了我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提升,更加彰显了青少年期刊的特色优势。(学报编辑部供稿 摄影/赵丹霞

位读者读过此文